第115章(第2页)
听到父亲的感慨,周扬的心里也是深有体会。
原以为有他的指导,三代机的项目应该不会拖太久,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项目竟然会一拖就是六年。
从一开始这个项目就充满了挑战,甚至于第十八院的设计图刚出来就遭到了航空工业部的否决,原因是新元素太多了,影响飞机的整体安全。
因为按照国际惯例以及我们的相关规定,一款新飞机采用的新元素和新技术,其比例绝对不能超过30%。
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安全嘛,其他的都要继承上一代。
而咱们之前没有搞过三代机,二代机和三代机之间有存在代际差距,二代机是机械式,三代机则是数字技术,这就好比牛车和现在的新能源车,这种跃升简直就是革命性的。
所以,二代机积攒的那些技术、设备什么的,对于三代机来说都是鸡肋,根本没有啥可继承的,因此新飞机的航电、雷达以及火控等系统、设备全都只能用新研发的技术。
如此一来,当航空工业部看到第十八研究院的搞出来的设计方案后彻底的懵了,其新技术和新元素竟然超过了85%了,于是乎就毫不犹豫的将这个方案给否决了。
最终还是周扬亲自出面,找了姜老等人与航空工业部据理力争,最终才勉强让该方案通过。
但后面的研究依旧困难重重,先是机身材料遇到麻烦,接着是航电系统和计算机,再后来是飞机的稳定性
由于问题实在是太多了,无奈之下周扬只好亲自坐镇飞机研究所,亲自带着古振华、黄征、祁同光、高廷叶等人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。
同时又砸下重金给京城化工学院和哈工大、西工大,让他们专心对机身材料以及其它相关项目进行攻关。
经过三年半的研究,终于完善了实际图纸,也将所有的零部件都造了出来。
随后才对飞机进行组装测试,在这个过程中又是问题不断,甚至于在测试飞行稳定性的时候差点酿成事故。
当然了,过程虽然曲折,但是结果还算圆满。
经过6年多的努力,今年年初三代机正式完成首飞,实现了从图纸到实体机再到升空飞行的突破。
不过对于一款关乎国家空域安全的战斗机而言,并非首飞就算是成功了,后面还有不少的路要走。
而且期间也可能有反复,一旦这期间有更优秀的飞机被研发出来,就有可能顶替下马。
好在三代机毕竟整体性能远超二代机,即便是组装起来的两架样机,也能轻松吊打服役已久的歼八改。
目前而言,其“江湖地位”尚无法撼动
这些年的艰辛画面在周扬的脑海里一闪而过,随后他看向一旁的父亲说道:“爸,你们的碳纤维项目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?”
周亚文叹了口气说道:“只是初步掌握了碳纤维的工艺,但生产出来的碳纤维强度一直上不去,而且成本也比较高。”
周扬点了点头说道:“没关系,强度上不去可以改进工艺,成本高也有办法解决,不过科研进度必须加快。”